首页

伊莎女王黄金

时间:2025-05-24 10:13:25 作者:前四月广州举办经贸类展览78场 国际客商明显增长 浏览量:37347

  【解说】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,生活着“中国最后的狩猎民族”——鄂伦春族。1953年,鄂伦春族人走出大山开始定居生活。70年过去了,这些曾长期以狩猎为生、桦皮为屋的“猎民”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  【解说】眼前这个70多岁正在做桦皮船的老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桦树皮船制作技艺”代表性传承人郭宝林。郭宝林20多岁就开始制作桦树皮船,被称为鄂伦春“最后的猎人”。

  【同期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伦春族“桦树皮船制作技艺”代表性传承人  郭宝林

  过去做船就是打猎用的,主要是用于过河、运输,那是重要交通(工具)。现在,交通发达了,公路四通八达,这个船用不上了。就是各大院校收藏桦皮船,还有,我们现在发展漂流,用一个船,坐在上面拍照。

  【解说】几天前,大兴安岭塔河县举行了十八站乡鄂伦春族下山定居70周年纪念活动,郭宝林为此特意赶工制作了4艘桦树皮船。

  【同期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伦春族“桦树皮船制作技艺”代表性传承人  郭宝林

  今年就做了四条船,给70年大庆献礼,都是六米长,都做小的,这4条船就做一个礼拜。我从10年大庆、20年大庆、30年大庆、40年大庆、50年大庆、60年大庆、70年大庆,我全部参加。一个大庆一变化,一个大庆一个样。

  【解说】漫步十八站鄂伦春族乡,充满民族特色的住宅整齐排列在街路两侧。一间工作室内,郭宝林的女儿郭红霞正在制作桦树皮收纳盒。郭红霞继承了父亲的桦树皮船制作技艺,60厘米长的迷你桦树皮船,她一周可以做10艘。

  【同期】地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伦春桦树皮船制作技艺传承人 郭红霞

  过去我们就用这个桦树皮,做我们常使用的桶,盆儿,还有一些碗,水桶。现在我们用这个桦树皮,做成一些小的手工艺品,供游客来购买,这样的(手工艺品)他们也比较喜欢,远销到各个地方,各大城市,北京,天津。桦树皮(制作)既增加了我们的收入,也能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。

  【解说】鄂伦春族人在长期游猎生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,创造了非常独特的传统文化。郭宝林的妻子戈晓华不仅精通鄂伦春族传统刺绣,还对鄂族说唱艺术颇有研究,她表示一定要将民族语言传承下去。

  【同期】地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制品技艺传承人 戈晓华

  过去鄂族上山打猎,打到那么多动物,这些人都可高兴了,高兴就开始唱。现在孩子在学校里也在学。就在我家,有很多的游客上我家,他一听说我会讲民族语言,这些人都非常愿意学。

  【解说】70年来,鄂伦春族人民对民族文化不断发展创新。从“生活工具”桦树皮制品到产业化的“工艺品”;从居住简易、靠架火堆取暖的“撮罗子”到如今集体供暖的新民居。古老的游猎民族正在中国最北方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
  【同期】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党委书记  吴庆勇

  咱们鄂伦春族520多人,146户住进了政府集中统一建设的有上下水集体供暖的民居,2022年,我们人均收入比2013年翻了一番,达到了18000余元。在民族文化方面也取得了一个长足的进步。通过支部+合作社+企业+农户的形式,带动村民发展鄂族文化的手工艺品,也增加村民的收入,同时也把我们鄂族这种文化进行一个传承和发扬。(姜辉 赵宇航 黑龙江塔河报道)

责任编辑:【刘湃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
讲故事、听故事是耿村村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“为人处世的道理,故事一讲就明白。”靳春利说,村民们拉家常用故事,教育子女、劝解他人也喜欢用故事。

黑龙江省政协原党组成员、副主席曲敏被提起公诉

此外,在形成资本市场合力方面,各方一直关注如何健全有利于创新资本形成和活跃市场的财税体系。意见在“深化央地、部际协调联动”的相关举措中给出了回应:落实并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、中长期资金、私募股权创投基金、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税收政策。

(第七届进博会)中国太保连续七年护航进博会越办越好

应对台风灾害,相关地方和部门迅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,加紧修复受损的交通、电力、通信等基础设施,积极开展灾后重建。

外交部:中方将同各方一道深化安全领域交流合作

特鲁多与阿塔尔就保护生物多样性、应对气候变化、绿色经济转型、能源安全和关键矿产开发、加强法语文化建设、经贸及科研创新合作等议题进行了讨论。

11月21日央行开展4701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

重庆10月12日电 (梁钦卿 贾楠)“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是世界首座非潜水可到达的水下遗址类博物馆,希望中国白鹤梁和埃及尼罗尺早日共同申遗成功。”12日,埃及驻华大使阿西姆·哈奈菲来到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参观,该博物馆馆长蒋锐如此介绍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